大家好,关于v社自走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v社出的自走棋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浅谈自走棋的三足鼎立
今年年初V社自家的卡牌游戏"A牌"一副要彻底凉凉的架势,而一张《DOTA2》自定义地图"自走棋"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了2019年游戏圈的第一个爆款。本以为这样的爆款热度最多持续个把月,但是如今半年过去了,这股自走棋的热潮不仅没有退去,反而不断有新的衍生作品发布。
巨鸟多多自己研发的移动端《自走棋》已经有些时日了,而最近"LOL自走棋"《英雄联盟云顶之奕》也在测试服上线,V社自家的《刀塔霸业》也已经全平台开放。一个是自诩"全球唯一正版自走棋"的小作坊,一个是坐拥如今世界上最成功的游戏 IP的业界巨鳄,一个是坐拥《DOTA2》忠实粉丝的老东家,大有三足鼎立之势。那么这几款自走棋到底孰优孰劣,就让笔者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在这之前有几点先说明一下:第一因为我本人没有英雄联盟测试服账号,且在借到账号后出现了排队无限9999人等不利因素,关于《英雄联盟云顶之弈》的部分基本都是是云的;第二因为三个游戏分别对应了移动版、全平台、PC版所以很难做一个完整的对比,所以我决定分开介绍三者,至于最后孰优孰劣还是交给各位读者老爷来判断吧。
巨鸟多多现在手上握着两个主要的产品,一个就是最早的《DOTA2》自定义地图,这也是今天讨论的几个游戏的长辈,是巨鸟多多敢于或者说可以跟这些游戏圈的庞然大物叫板的资本。虽然现在这些新的自走棋肯定会分流一部分玩家,但是只要地图持续更新,相信就像DOTA一样,一定会有不少玩家驻守。不过,老实说我并不想把它列入今天的讨论范围,这边更想说的还是巨鸟多多在这张地图之后的事情,当然在这之前要给予其足够的肯定。
自走棋爆火后发生过一件事,事情以电竞圈知名人士"伍声2009"名下平台抄袭巨鸟多多自走棋地图为导火索,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地对"玩法抄袭算不算抄袭"的讨论。具体的细节和这边就不讨论了,毕竟我也没有要支持哪边的意思,毕竟我大酒神本就是个毁誉参半的争议人物,早年"猪肉9"的称号也不见得有多冤枉。我正在感兴趣的是巨鸟多多当时的态度,他们大有一副要借着这个事情昭告天下"我不管,反正自走棋是我家的,不管你借鉴也好,抄袭也罢都是不对的,都应该被谴责"的样子,试图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点,把自走棋这棵摇钱树牢牢握在自己手里。这种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其中当然有潜在竞争对手,但是也不乏一些像《战三国》这样更老的《WAR 3》地图的制作者和玩家。我本人对这种做法也不太感冒,因为我始终相信当你的产品做得足够好的情况下,会自然而然的成为一个产业的头部产品,而一个产业的大部分利益都会集中在头部产品上,你又何必自己吃肉喝酒连汤都不给别人剩下呢。
于是巨鸟多多在自走棋游戏之外给我留下的映像并不算好,这种情况维持到了它宣布与龙渊合作研发移动端自走棋,是的这种不算好的映像彻底变成了不好的映像,因为我也很不喜欢龙渊这个公司,不说别的,就凭他们能把《万象物语》这么个游戏运营成这幅样子这个公司就不会是什么好东西。当然这种观点大多数时候并不会影响我对游戏的评价,所以当他们的自走棋开测之后我还是很愉快的去体验了,至于那段时间一些低智运营我就视而不见了,甚至我有一种不愧是龙渊的感觉。
扯得有点太远了,终于说到游戏本身了,这款"全球唯一正版自走棋"给我的映像还是很深的。因为除了模型和名字做了改变,棋子和装备有了更为简单的自动合成外,我完全找不到游戏的变化,可以说是非常原汁原味了。当然这不是一件坏事,这种程度的还原使得老玩家们上手非常容易,几乎不需要新手引导,所以他们一开始真的没做新手引导,最近好像补充了引导内容,但是我实在没什么心情去体验一下他们的引导做的好不好。只能说还算有进步,毕竟有算在更新(是的,你没看错,这种更新放在龙渊这里我都会觉得是一种进步),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久了移动端的版本跟原版自走棋还是差了那么多版本,而且就算单独作为一个游戏来看它的更新频率也有点太低了,这毕竟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来调节平衡性的游戏,别说你巨鸟多多跟龙渊合作之后人手反而更紧了吧?我刚刚上号打了一把给我的感觉就是跟游戏刚上线那会没什么差别,最明显的就算一把下来有那么四五个看起来就很像机器人,当然可能是我段位太低了。不过倒是意外发现了游戏的商城和一些不明所以的任务系统做了很多更新,于是乎,我就又把游戏卸载了,这样的游戏我不知道要再等它多少个版本才能离我想象中的自走棋更近一步。
简单评价一下就是这个制作团队给我留下了不算好的映像,这个移动版的《多多自走棋》同样给我一种虽然很像但是完全没有玩下去欲望的感觉,巨鸟多多在那张《DOTA2》地图上赢得很多,但是在移动端恐怕会输的很惨。
昨天我看到一个问题说的是,为什么《原神》神似《塞尔达》被喷成这幅样子,而同样是"借鉴"的《云顶之弈》怎么没什么人喷。有人说因为老任在玩家心目中是毫无疑问的鄙视链顶端,而你一个手游厂敢抄老任的游戏不是自寻死路是什么,至于《英雄联盟》这些游戏反正都是网游天天咬来咬去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倒是有一点道理,不过我个人觉得有一种可能就是巨鸟多多之前那个事情闹得太凶,现在在自走棋这块都没什么人乐意来讨论抄袭与否的问题了。
不过说实话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觉得相比其他两家的自走棋,这款《云顶之弈》算是最有新意的,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V社跟巨鸟多多还算有些香火温情,跟你拳头到时候可能就是同仇敌忾了。除了棋盘布置到对战模式,《云顶之弈》相比之下都做出了一些改变,棋盘的改变乍看之下对游戏影响不大,但实际上对游戏的站位等方面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最有意思的是它在当中加入的一个"选秀环节",根据当前血量名次,由血量低的玩家优先选择一个带装备的棋子,这个环节是白嫖环节,玩家根据需求可以选择自己要的棋子或者选择携带某件装备的棋子,而选择的方式是控制自己的"棋手"去靠近所需棋子"牵"走它,当数个玩家同时拥有选择权的时候,如何快速"牵"到自己想要的棋子也需要相当娴熟的技巧。
虽说游戏有着一定的新意但是同样问题也不少,首当其冲就是《云顶之弈》的画面表现并不优秀,与现阶段《英雄联盟》的画面表现显然不处于同一水平,战斗特效更是给我满满的廉价感觉。其次这个装备系统虽然说也有了自己的特色,但是实际上这个装备系统改的并不让人满意,因为装备的属性和合成跟游戏本体的联系非常小,导致很多《英雄联盟》玩家在刚开始游戏的时候对装备合成一脸蒙逼。不过老实说我觉得对拳头来说画面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说不定等到正式服上线我们看到的特效就已经跟游戏里一样炫酷了。倒是这个装备系统也许需要设计师们再动动脑筋,加入一些旧装备倒是给我这种老玩家不少惊喜,但是装备的属性合成跟游戏中差的太远也确实让人很困扰。
应该说,从名字到玩法,以及对游戏本体的熟悉程度,《云顶之弈》是我个人情感上最喜欢的自走棋游戏,但是目前游戏确实还相当不完善,从画面、玩法到平衡性都有很多需要的提升的地方。
说起自走棋,有一个游戏总是会有意无意被提起,就像提起一些不思进取的游戏制作者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提到《幻》一样,那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刀牌《Artifact》。这个V社自研的卡牌游戏目前基本上已经彻底凉凉,这次V社自己的自走棋游戏《刀塔霸业》上线不到五个小时,在线人数就突破了7万人,同时在线人数排在它前面的游戏只有三个,分别是《DOTA2》、《CSGO》、《绝地求生》,这凶猛大的势头一方面是V社刀牌一次涅槃,另一方面则是给《Artifact》彻底盖上了棺材盖。
开门见山,虽然刚才说《云顶之弈》是我情感上最喜欢的自走棋游戏,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认《刀塔霸业》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自走棋游戏(建立在本篇所有比较都不跟《DOTA2》自走棋地图比较的基础上)。首先在画面上,相比较《多多自走棋》画风突变的卡通低幼风和《云顶之弈》的廉价页游风,《刀塔霸业》显然做的更好,建模不用多说,在战斗特效、UI效果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
《刀塔霸业》目前除了游戏外仅制作了一个天梯系统,而游戏模式有三种,分别是多人游戏、人机模式和新手教程,这一点相比前面提到的《多多自走棋》简直就是做的太好了,一方面没有把开发人员的精力分散到一些奇怪的地方,保证了游戏的质量,一方面切实考虑到了一些新手玩家的诉求,抛开新手教程不说,人机对战绝对是让一个新人快速了解游戏最好的方式之一。而且经过笔者实测,困难以上难度的AI绝对要比我在《多多自走棋》遇到的那些机器人高出一大截,并不会让你觉得毫无难度,在网络不佳的情况下开一局人机对战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游戏中有几个改动目前很难说孰优孰劣,比如游戏中增加了一个棋子位置互换的功能,这一功能在PC端上很方便,节约了后期调整站位的时间,但是在移动端屏幕不够大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误触。与《云顶之弈》一样,《刀塔霸业》中对游戏的装备系统也做了全面的改动,不过《刀塔霸业》中的装备系统更贴近刀塔中的装备属性。并且还加入了一些光环效果的装备,《刀塔霸业》是三个自走棋中唯一可以随意更改棋子装备的,这些改动一定程度上使得游戏更偏向策略选择而不是运气,但是这一改动同样使得原来打野时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消失了,因为只要打赢稳定掉落。这两个改动目前在我看来有好有坏,最终情况如何还是要看后续更新。
目前看来《刀塔霸业》在画面、优化等多方面占据了主动,可以说是市面上最好的自走棋游戏。
因为个人原因我最想玩的可能是《云顶之弈》,但是目前看来《刀塔霸业》是完成度最高的,而相比之下"全球唯一正版"的《多多自走棋》则是呈现出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可以看出,做出好的产品才是保证自己竞争力的底牌,其他所有想法都可以说是歪门邪道。当然这些游戏都需要不断更新来完善自己,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二、自走棋发展史:天资聪颖奈何天才夭折
2019年1月《刀塔自走棋》,发布10天,同时在线人数就达到了10万人。同年4月28日,《刀塔自走棋》订阅人数正式突破800万,日均活跃玩家更是达到了30多万。甚至有人宣称:“没有自走棋谁下《DOTA2》啊!”
自走棋玩法最早可以追溯到《魔兽争霸3》的rpg地图,最早的自走棋雏形是《宠物小精灵防御战》,然后该玩法在《战三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最后进化成为《刀塔自走棋》。
《刀塔自走棋》由巨鸟多多团队开发的,这是一个5人的团队,在发布游戏后仅1个月的时间,就能达到10万同时在线人数。自走棋借鉴了宠物小精灵防御战的利息系统,借鉴了战三国的羁绊系统,设计了全新的共享卡池机制,并将麻将的精髓融会其中,才最终造就了这款游戏。
在《刀塔自走棋》诞生之后,dota职业选手伍声2009借鉴了自走棋的玩法,制作出一款名为“09自走棋”的游戏,并在平台进行测试。“09自走棋”游戏具体机制几乎完全照抄了《刀塔自走棋》的数据,巨鸟多多协同众多玩家质疑,虽然伍声百般辩解,甚至拉上了黄旭东,但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还是闹得不欢而散。
在巨鸟多多忙着打口水战的时候,在诸多大厂认准了这个市场,纷纷加入了瓜分自走棋这块蛋糕的行列中来。
V社寄以厚望的卡牌游戏《Artfact》的失败,让V社有了收购巨鸟多多的意向,巨鸟多多不想失去游戏的主导权,双方最终未能达成共识,V社在自家平台发售了《刀塔霸业》,圈走了刀塔自走棋的一些玩家,而巨鸟多多始终未能找到新的融资,导致《刀塔自走棋》始终未能做出自己的独立游戏端。之后的日子里,英雄联盟做出《云顶之奕》,国内大厂也相继推出自己旗下游戏的自走棋模式。
巨鸟多多在市场上大受打击,也希望发展手游,于是就与第一批申请自走棋版号的龙渊网络进行了合作。龙渊当然不及国内大厂,但旗下代理的游戏口碑都颇为优秀,巨鸟多多决定授权其开发《多多自走棋》,同时IMBA传媒负责搭建全球电竞体系,《刀塔自走棋》的手游化自此展开。
《多多自走棋》是唯一有巨鸟多多正版授权的手游,刚出时就圈粉了大批的玩家,不过却屡次遭到黑客攻击,bug频出,游戏体验巨差,且手游市场上有着《王者模拟战》,《赤潮*战争艺术》,仰仗着庞大的用户群、过硬的游戏团队和一定程度上的游戏宣传,《多多自走棋》完全没法与他们对抗,游戏用户一直居低不上。
手游bug不断,每次更新都能出现新的问题,游戏开发的实力始终跟不上趟,巨鸟多多最终还是向腾讯妥协,选择与其合作。后来又经历了模型大改等事故,流失了大量用户,《多多自走棋》彻底从一个大火的游戏变得默默无闻。
一点点评:假使巨鸟多多能够在一开始就能知晓自身实力的弱小选择与大厂合作,其手游必定能制霸一方。但他们依然选择了自己独立研发,与口碑良好的公司合作,也能算是在这浮躁市场中为数不多的清流了。
三、自走棋到底有何魅力
自走棋缘何成为爆款?
《刀塔自走棋》作为一个由国人团队开发制作,并且在Dota2的社区中发布的一个RPG地图,游戏的目标人群很早就明确了是Dota2玩家,毕竟所有英雄和技能都来自原生的Dota2,改动的只不过是数值而已。
游戏之所以能迅速爆红,甚至拓出圈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身的素质与直播效应的推广。
虽然我们经常自嘲Dota2是个Deadgame,但毕竟是Steam上在线人数稳居前三的游戏。作为一款已经运营多年的免费网游,Dota2本身就有着很大的玩家基数。而MOBA游戏的情怀、核心魅力就在于英雄,每个英雄有不同的特色,与其他队友组成不同的搭配。
自走棋的设计者巨鸟多多通过“抽卡、升星、摆放”的模式放低了游戏门槛,保留了MOBA里很重要的角色养成升级的要素。这套系统其实在类似《战三国》《宠物小精灵》等War3 RPG地图已经被验证,不过自走棋的“公共卡池”机制还是为游戏带来了一定的博弈深度。
而MOBA的核心刺激点体现到游戏上,就在于“打团”,团战是一场MOBA游戏里最高潮的部分。自走棋把整个Dota2最精华的团战表现全部浓缩到了每一个回合中。每进行一个回合就相当于一次小规模团战,各种华丽的技能特效,让游戏在视觉上保证了对玩家的足够吸引力。
可以说,游廊《刀塔自走棋》能够成为“爆款”,Dota2出色的英雄模型、技能特效、起源画面占了很大的功劳。
这么一款品质优良,玩法经过无数RPG迭代验证的休闲游戏,又正好遇上了大直播时代。
要知道自走棋的直播门槛并不高,一来它的玩法确实不复杂,上手非常快,二来它和麻将的原理确实有相通的地方,即使没玩过同类游戏也能通过直播很快的找到游戏的爽点。
由Dota2游戏主播(如斗鱼前三的主播YYF)带头,《刀塔自走棋》通过直播迅速从Dota2向圈外扩散,蔓延到了其他游戏直播圈。很多人看了直播上手下了两把棋,终于理解老爸老妈为什么能打一通宵的麻将了。
然而成也刀塔败也刀塔。
对于原本并没有接触过Dota2的玩家来说,要想玩自走棋先要下几十G的客户端,还要忍受繁琐的完美账号注册机制,有着不小的门槛。
大量非原生Dota2玩家的涌入也给游戏服务器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得Dota2玩家与自走棋玩家开始对立。
加上玩法并不受法律保护,自走棋本身也不是什么技术壁垒特别高的品类。
不少玩家希望刀塔之外的自走棋。
万物皆可自走棋
有需求就有市场,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大量的自走棋游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管是十年如一日钟情于LOL一款游戏的拳头游戏,还是十八线小厂都想来自走棋分一杯羹,一时间竟有种万物皆可自走棋的架势。
当然,自走棋本身脱胎于MOBA游戏,相对来说有着成熟运营经验的MOBA游戏改编起来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毕竟英雄、技能都是现成的,接受度更高一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巨鸟多多的游廊自走棋,排第一梯队的自然还是Dota2与LOL: V社官方有《刀塔霸业》,拳头同样推出了《云顶之弈》。
这两家几乎瓜分了绝大部分的MOBA游戏市场,对于脱胎于MOBA玩法的自走棋模式自然也是志在必得。
那么剩下的MOBA端游还有啥?《风暴英雄》本身不温不火的,暴雪也忙着新作的开发,自然没余力去做自走棋。
反倒是深耕国产二次元领域的跳跃网络《300英雄》团队,同样也推出了自走棋品类端游——《动漫自走棋》,主打华立的技能特效与赏心悦目的棋子模型。
《动漫自走棋》在符合角色自身设定的前提下,以“萝莉”、“超能力者”、“魔法少女”“英灵”等等这类二次元向的名词来划分“职业”与“种族”。
棋子沿用自《300英雄》,像葫芦娃,梦魇,亚瑟王这类动漫明星人物作为棋子,对于二次元玩家来说并不陌生。地图、场景处处体现日漫中的元素,画风独树一帜。而且据说《动漫自走棋》直接公测,不进行限号,体验起来门槛更低。
其他像《逆水寒》之类的MMORPG虽然也推出了自走棋模式,但棋子辨识度太低,终究只是玩票性质。
于是你能看到大厂发力瓜分市场的同时,更多的小厂开始转战手游市场,开拓MOBA玩家群体之外的市场。
这股万物皆可自走棋的热潮,你有没有觉得非常熟悉呢?是否像极了当年“大逃杀”模式风靡全球的时候?
当年大逃杀模式火得不行,《使命召唤》做了吃鸡,《战地》做了吃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大厂,都火速推出了大逃杀模式来丰富FPS体验。
再看现在的自走棋热潮,究竟谁会吃下《自走棋》这块大蛋糕?
谁能吃下《自走棋》这块蛋糕?
虽然《多多自走棋》是“原班人马制作”,突出一个苗根正红。但是脱离刀塔的框架后,《多多自走棋》的模型经常被玩家所诟病,这也使得游戏受众倾向于从来没玩过同类游戏的群体。
对于玩家而言,其实只要具备玩家熟悉的IP、做到数值平衡、画面出色,“正统自走棋”只不过是浮云,终究还是要看游戏体验,哪家好玩玩哪家。
LOL虽然拥有着最庞大的玩家群体,但游戏本身已经过了一款网游最鼎盛的时期。玩家流失严重、新玩家增长放缓都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没有时间精力,更多的选择短平快的大乱斗模式这是不争的事实。
拳头想要复制大乱斗的成功,通过自走棋模式盘活LOL,还是值得期待的,至少目前来看成品并不差。
再来看300自走棋。
实际上《300英雄》在整个MOBA端游领域并不算大众,但有端游内容作为背书,为《动漫自走棋》提供了足够的棋子储备,通过题材上差异化依旧能吸引到特定的用户群体。
最后《刀塔霸业》可以说是这几家里最下血本的一个。
因为V社一改之前度假社的作风开始频繁更新游戏,甚至让不少刀塔玩家有些不习惯。PC、iOS、安卓三端互通表明了V社强推自家刀棋的决心。
照目前的局势,顶级大厂坐拥庞大的玩家群体,根基难以动摇,到最后必然演变成Dota与LOL的又一次正面对决。
而在各种细分领域上,小厂通过差异化运营也能吸引特定的用户。
至于谁才能成为《自走棋》市场真正的赢家,剩下的或许只能交给玩家和市场检验了。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